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小编寄语:在钱币收藏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一些基础资料,本人由此产生了将相关知识汇总整理的想法,前期主要对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资料汇总,本期主要对第三套人民币进行版别图库的整理,中间会穿插版别比较等知识,信息量比较大,一次应该看不完,建议您
小编寄语:在钱币收藏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一些基础资料,本人由此产生了将相关知识汇总整理的想法,前期主要对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资料汇总,本期主要对第三套人民币进行版别图库的整理,中间会穿插版别比较等知识,信息量比较大,一次应该看不完,建议您收藏此文章备查,欢迎各路藏家不吝指正纠错。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的图库大全传送门如下:
还是老规矩,对第三套的梳理主要包括纸币克劳斯目录编号、纸钞面额、纸钞年版、发行时间、停用时间、纸钞规格、正背面图案描述、水印、印刷厂、印刷工艺、底纹暗记等信息进行了汇总。第三套人民币的版别区分比较复杂,因为区分标准的不同,全套有7种(小全套)、9种(小全套)、12种(小全套)、21种(中全套)、24种(大全套)……,乃至最多七八十种版别的不同划分方式。本文以目前市场最认可的“24种大全套”版别划分方式为基础,并适当补充介绍几种比较受欢迎的“小版别”。对其它区分过于细致的版别,因为在纸币圈中认可程度不高,也难以在市场价格上体现其价值,故暂不深入介绍。如下图所示:
下面按照面额从大到小的顺序,逐张进行介绍。
一、 拾元(大团结,划分为4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的拾元券,俗称“大团结”,是这套纸币中最大的面额,1966年1月10日开始发行流通。它的设计主题是“人民参政议政,国家富强团结”,正面主图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背面图为牡丹花和彩带环绕天安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政治特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城市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月收入长期保持在三四十元左右,少的只有二十元不到,但也勉强可以糊口了,可见当时生活消费水平之低。反过来说,也体现了当年大团结的实际购买力非常之高,远超过现在的一百元纸币。
拾元券得到普遍公认的版别有两种——三冠字券和二冠字券,但在本文中会进一步细分为4种版别,供藏友参考。
60-70年代印刷的拾元券早期印刷品,冠号编排采用“三位罗马冠字+七位阿拉伯数字”的样式来编制,即所谓“三冠字券”。到80年代初期,随着货币供应量的逐年增加,各种三冠字样式的排列组合都已用完,因此央行改用“二位罗马冠字+八位阿拉伯数字”的新冠号样式继续印刷拾元券,即所谓“二冠字券”。
三冠字券和二冠字券除了冠字号码样式的区别之外,其它特征基本一致,印刷发行期间有工艺调整,后期部分大团结改用干纸法印刷。
2. 版别分类
二罗马长码、二罗马短码细节图比较,如下图所示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发现库存的部分拾元大团结纸币背面花边在紫光灯下呈现出荧光反应,与早期印刷的产品明显不同,怀疑有假票混入,遂上报到总行。
经调查,此事起因是央行在1987年从国外购进了两台新型胶凹版联合对印机,分配给541厂(北京印钞厂)和542厂(上海印钞厂)各一台,用于印刷拾元纸币。同时也采购了配套的新型紫外光快速干燥油墨配发到两家工厂。这种油墨中含有微量荧光剂,用来帮助印成品吸收紫外线、快速干燥。两厂技术部门没有注意到这种新成分,只检验了墨色等基本指标即投入生产,从1987年7月到1989年3月,分别印出了4.8222亿张(541厂)和1.22166亿张(542厂),总计是约6亿张“荧光版大团结",并投入了流通领域。
“荧光版”大团结相对普通的三冠字券和二冠字券大团结,印刷量要少得多。是除两种基本版别之外,市场认可程度较高的一种“小版别”,价格也要高一些。
3. 防伪识别
背面有“工、人”二字暗记,分别藏于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之右和天安门左端边缘处,天安门右侧华灯柱子右上还有“Z”字母暗记。
天安门放光芒固定水印。
4. PMG评级难度
二、 伍元(炼钢,划分为4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伍元券俗称“炼钢”,1969年10月20日开始发行流通。它的设计主题是“工业以钢为纲”,正面图案“炼钢工人”与背面图案“露天采矿”前后呼应,主题鲜明。该钞的设计曾在国际纸币评比中获奖,堪称纸币图案设计中的典范。
伍元券得到普遍公认的版别也是两种——三冠字券和二冠字券,60-70年代印刷的是三冠字券,三冠字印满之后,改为印刷二冠字券。本文在三字冠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3个版别,这也是目前收藏圈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划分方法。
2. 版别分类
三冠字伍元券的初期印刷品,采用的油墨配方颜色较深,明显有别于后期印刷品。并且由于采用湿纸法印刷工艺的原因,版纹线条的立体感也比较突出,显得精致美观(但生产效率不如后来使用的干纸印刷)。这种伍元券被称为“碳黑伍元”,是除两个基本版别之外,纸币圈内相对比较认可的一种“小版别”。
3. 防伪识别
背面主景为“露天煤矿”,背面挖掘机窗户上有“天”字暗记,背面行长之章右上角有字母“H”、“J”暗记。
所谓的“碳黑版”并不是颜色越深就是“碳黑版”,第三套人民币5元三罗马浅色版、深色版、碳黑版中,浅色版常见,碳黑版颜色并不是最深的,深色版才是5元中颜色最深的。
真正的碳黑版5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这种油性纸张纸质油润厚实,就是背水和红三凸水印1角的纸张,感觉相当好。这种油性纸张是原苏联生产,呈半透明状,跟红三凸壹角纸质是一样。有关炭黑相关知识,后续会专门进行介绍。
4. PMG评级难度
三、 贰元(鼎鼎有名的车工,划分为2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车床工人生产图”,因此被纸币圈中简称为“车工”。它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其设计主题为“工业为主导”,背面图案“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该钞是第三套人民币中除红绿一角之外地位最高的券种,发行量少,回收时间早,不仅是三版纸币的龙头品种之一,也被视为整个人民币纸币版块的风向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元券的版别有两种——早期印刷采用的钞票纸水印图案为古代布币与空心五角星交错排列,称为“古布车工”。古布车工只印满了23个冠字组,比枣红一角和背绿一角的印刷量还要少,在第三套纸币中印量仅多于背绿水印和平水五角,排行第三。
二元券从冠字方阵的第24个冠字组“I II VII组”之后,改用国旗五星图案的水印纸印刷,称为“五星车工”。五星车工印刷量也不算多,但后期因人们收藏意识的增强,有意识留存了一些,所以目前市场上还偶尔可以见到整捆未拆封的五星车工出售。
二元券印刷量比较少,连冠字表的三冠字第一方阵都没有印满,所以不论古布水印券还是五星水印券都是三冠字、七位号码,不存在二冠字券。
2. 版别分类
3. 防伪识别
背面石油钻井架下,草丝中藏有一个“2”字和"R"。注意,由于贰圆背为凹版印刷,请使用放大镜观察,扫描图不清。
古币水印、五星水印如下图:
4. PMG评级难度评估
四、 壹元(女拖拉机手,划分为3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女拖拉机手”,1969年10月20日发行流通。它的设计主题为“农业为基础”,正面图案“女拖拉机手生产图象征农业以粮为纲,背面图案“天山放牧”象征发展畜牧产业。
一元券有三种版别:最初印刷时采用古代布币与空心五角星交错排列的水印纸(与古布二元相同),冠号是三冠字+七位号码,称为“古布一元”。
而后改用国旗五星图案水印纸印刷,冠号仍为三冠字+七位号码,即“三冠字五星一元”。
到80年代初期,因三冠字所有组合均已用完,遂改为二冠字+八位数样式继续印刷,即“二冠字五星一元”。
2. 版别分类
3. 防伪识别
背面右侧山坡上有“工”字暗记。
4. PMG评级难度
五、 伍角(纺织工人,划分为5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纺织”,1974年1月5日发行流通,是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中发行最晚的品种。它的设计主题为“发展轻工业”,正面图案是“纺织车间生产图”,背面图案是棉花与梅花纹饰。
五角券有三种版别:最初印刷时采用“国旗五星”满版水印纸,正面凹版印刷,背面胶版印刷,即“凹版伍角”。
80年代初期,由于货币供应量逐步加大,社会对钞票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印刷成本,央行决定简化人民币角券的生产工艺,把原本采用凹版工艺印刷正面图案的部分角券,改为正背面均用胶版印刷。伍角券正面的凹版工艺便就此改成了胶印(也叫做平版印刷)。
工艺更改初期,伍角券仍使用“国旗五星”水印纸印刷,这种带水印的胶印伍角券是一个过渡版别,即“平版水印伍角”,简称“平水伍角”。平水伍角印刷量很少,在三版纸币中仅比背绿水印壹角多一点。但它的存世量却很大,整刀整捆的全新货源很多,所以寻找全新品送评冲击高分也比较容易。
平版伍角券的“国旗五星”水印纸只使用了很短一段时间,便改用了成本更低的无水印钞票纸来印刷。这种伍角券即普通的无水印胶版伍角,发行量大,印刷时间晚,全新品非常常见,送评出高分非常容易。
伍角券均为三冠字+七位号码,没有二冠字券。
还有一个“渡水伍角”的概念,解释如下:140.145冠字组,是暂时被广大收藏投资者忽视但却同样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系列冠字组,票体特色鲜明,存世量极其稀少,是当时三版伍角券由“凹版印刷方式”转向“平版印刷方式”过程中出现的过渡冠字组,具体来讲是在普通的“凹版水印伍角”和“平版水印伍角”之间出现的两个过渡冠字组,简单来说就是“凸版伍角—>渡水伍角—>平水伍角—>平版无水印伍角”,渡水冠号的成员有“014、041、104、140、401、410、145、154、415、451”。
渡水的特殊形成原因可见非常不一般,可它的存世量更不一般,大部分都是流通中的旧品,全品甚至绝品都很稀少,据尚铂喜先生预测,两个冠字组所有冠号新旧品总的存世量在3000到5000张之间。
2. 版别分类
3. 防伪识别
正面纺纱车间,右侧齿轮下端藏有一个“5”字,大齿轮下有“伍”字有资料称大齿轮下有“中”,虽然找到类似的,但个人认为牵强,和其他暗记风格不符,个人认为为"伍"与"中"字之笔误。
平版、凹版水印如下图:
4. PMG评级难度
六、 贰角(长江大桥,划分为4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长江大桥”,1964年4月15日发行流通。它的设计主题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正面图案是当时刚建成通车不久的武汉长江大桥,背面图案是牡丹花纹饰。
贰角券有三种版别:
贰角各版别均无水印。
2. 版别分类
tips:行长章凹版、胶版比较图,左平右凹
2.5 各版本区别对比细节图
3. 防伪识别
正面大桥左桥头坡地上,在初期凹印时无暗记,而在后改胶印时增设了“2”字暗记。
所有版别无水印。
4. PMG评级难度
七、 壹角(币王、枣红等,划分为9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壹角券工可以分为9个版别,背面图分为三大类:枣红、背绿、背棕。具体的知识就不訾述了,详见以下版别说明。
2. 版别分类
枣红壹角券是三版纸币中发行最早的品种,1962年4月20日与二版黄五元一同发行。它的设计主题最初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正面图案是几个干部携带工具、推着自行车去劳动,但后来壹角券设计主题更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2版壹角),枣红壹角也因故停用,因此央行也不再强调它最初的主题,往往与62版壹角混称了。它的背面图案是菊花纹饰。
枣红壹角是三版纸币中唯一采用苏联进口钞纸生产的品种,印刷精美,质量过硬,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枣红壹角仅此一种版别,虽然客观上有稀少的无水印版枣红壹角券存世,但普遍认为这是纸张抄造工序中水印分布不均匀或抄制力道过轻导致的个别现象(与无水印红壹角号码相邻的同刀货,一般是有水印的),并非专门设计生产的产物,因此无水印版枣红壹角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版别来定义。
背绿壹角含两种版别:背绿无水印壹角和背绿星水印壹角。
背绿壹角从“I II III组”到“I III VI组”,一共印刷了29个冠字组。印刷初期的背绿壹角采用无水印钞票纸印刷,即“无水印背绿壹角”,简称“背绿”。
只有最后三个冠字组I III X、I III IV、I III VI中,有16种冠字采用空心星水印钞票纸印刷,即“背绿水印壹角”,简称“背水”。
背绿与背水壹角纸币是1962年版壹角券的初期版本,因为背面菊花纹饰两侧是绿色,与同期流通的1962年版贰角券的背面颜色有些类似,在流通中容易误用,所以只发行了一年零十一个月,央行就宣布对这种纸币停印回收,改印酱紫色62版壹角了。有些边远地区甚至尚未发行就被回收,压根未见过它。
酱紫壹角券发行于1967年12月15日,设计主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面图案是几名学校师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劳动,背面图案是菊花纹饰。习惯上它也被叫做“背棕壹角”(与背绿对应)。
酱紫色壹角是三版纸币中版别最多的品种,有六种版别。
第一种版别是紧挨着背绿水印壹角印刷发行的,除了背面菊花颜色改为酱紫色之外,其它特征不变。冠字号码是红色三冠字+七位号码,正面凹印,背面胶印,纸张是空心五角星水印纸。这种壹角券叫做“红三冠凹版星水印壹角”,简称“红三凹”。它也是酱紫色壹角中唯一有水印的版别。
比红三凹壹角稍晚的版别是“红三冠胶版无水印壹角”,它的正面背面均采用胶版(平版)印刷工艺,纸张是无水印纸,简称“红三平”。它的生产成本比红三凹壹角低很多,精美程度也差一些。
壹角券的三冠字所有组合全部用完之后,改为二冠字+八位号码的样式继续印刷发行。并且凹版印刷工艺和胶版印刷工艺也仍在不同的厂家继续分别沿用。这就是酱紫壹角券的第三和第四种版别:“红二冠字凹版壹角”和“红二冠字平版壹角”,简称“红二凹”和“红二平”。
由于壹角券的流通需求量特别巨大,到上世纪80年代初,二冠字+八位号码的各种冠字组合也已经全部用完。央行只好“从头再来”——把之前用过的三冠字和二冠字方阵又重新印了一遍。为了与六七十年代印刷的壹角纸币区别开,这次改用蓝色油墨来印刷冠字号码,这就是酱紫壹角最后的两种版别:“蓝三冠字壹角”和“蓝二冠字壹角”。它们均采用胶版印刷,无水印纸,简称“蓝三平”和“蓝二平”。
tips:红三凹版、红三平版比较,如下图所示:
3. 防伪识别
在正面图案中大门右侧五与六栏杆上有英文字母"J",六与第七报栏杆之间的上端有一英文字母“A”,"A"下是一个小"+"(注意,是小的"+"), 左边第二个人手腕上有“中”字暗记。
注意"+"字较大。
无人暗记图:
有人字暗记图:在“副行长章”的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人”字;
正面推独轮车的人前穿浅色衣服的人裤子上有一颗空心五角星“☆“暗记
正面大门右侧六、七根栏杆之间上有字母“A”暗记,下方有个“┴”,“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记 .正面穿深色外衣男人嘴角不同,背绿(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基本是平的,而背棕(水印)币中那个人的嘴角明显下垂。
有关背水的暗记、冠号等信息,后期会专门用文章介绍,在此就不展开了。
以红三凹版为例。
4. PMG评级难度
八、 伍分(轮船,划分为2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不详细介绍了,仅提醒一句:
第二套人民币中分币为罗马字母+数字,与第三套纯罗马字母的分币不同,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版别,生产发行年份也不同。
2. 版别分类
3. 防伪识别
轮船尾部有大写拼音字母“P”和“H”。
无水印。
九、 贰分(飞机,划分为2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不详细介绍了,仅提醒一句:
第二套人民币中分币为罗马字母+数字,与第三套纯罗马字母的分币不同,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版别,生产发行年份也不同。
2. 版别分类
由于贰分大小码不仅仅是罗马字大小之区别,而且其飞机头上有明显不同,因此小码贰分我认为应做为一个重要品种来对待,可惜所有市面上的大全套对这点均不予理睬。
3. 防伪识别
背面右侧藏文下有共产党党徽,背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字左边有斜倒的“古”字。
无水印。
十、 壹分(卡车,划分为4种版别)
1. 简要介绍
不详细介绍了,仅提醒一句:
第二套人民币中分币为罗马字母+数字,与第三套纯罗马字母的分币不同,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版别,生产发行年份也不同。
2. 版别分类
3. 防伪识别
这是与真正二版有号壹分币的区别,有号壹分无此暗记。
无水印。
至此第三套人民币的版别分类与图库整理结束,对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的整理,考虑到平台审核机制,暂缓整理,欢迎继续关注“谈钱说币”其他文章。
以上版别划分仅为一家之言,欢迎各位藏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共同完善第三套人民币的资料,一起发掘人民币收藏背后的故事,共同提高。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高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