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校服作为校园内的重要服饰,代表着校园文化,校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国家以教育为本,校服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载体,也要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很多80后、90后学生时代的校服,价格都十分公道,款式也比较简单,通常都在500元以下,还包
校服作为校园内的重要服饰,代表着校园文化,校服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国家以教育为本,校服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载体,也要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
很多80后、90后学生时代的校服,价格都十分公道,款式也比较简单,通常都在500元以下,还包含春秋,夏冬多套。
再看现在学生校服,普遍价格都超过了500元,样式也有很多种,有些高中甚至采购了价格超过1000元的潮服作为校服。
虽然现在物价比80后、90后年代,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少家长抱怨,毕竟是校服,也只穿几年,尤其是小学生,身体发育很快,没几年就不能穿了,高价购买校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小学生校服2320元,引发家长不满,一家长在告知书上写下“不同意”
前段时间上海一所小学内,公布了入学校服的收费情况,所有项目加起来费用达到了2320元,并且还为家长附上了“告知书”,让家长对于校服情况表达是否同意,不少家长对于高昂的价格也很不理解,但不想生事,选择了同意。
有一位家长则直接表达了,认为校服收费不合理,在回执上写下了“不同意”。这位家长无疑是做了不少家长不敢做的事。虽然确实应该给学生选择舒适的面料制作校服,但这个价格明显超过了市场价。
很多家长都是心里犯嘀咕,不想在学校内生事,也很担心将来老师会给自家孩子穿“小鞋”,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选择默不作声。
个人分析:“天价”校服真的合理吗?
笔者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每个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品德,勤俭节约更应从小培养,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穿着昂贵,难免会形成自傲的心理。
逐渐养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很多这个年纪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消费观,也很难理解父母赚钱不易,一旦形成了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很容易在未来也维持这样的消费观。
如今教育孩子成本很高,很多家庭在承担孩子日常开销和教育费用时,已捉襟见肘,如果遇到收费不合理的情况,也全部选择接受,很容易形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这些压力也会施加到孩子身上。
所以,家长在面对学校收费不合理,或有异议的地方也要适当地发声,表达自己的疑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消费观。
学校应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合理化收费
校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方面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也是学生身份的代言。校服从产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教育属性,学校规定统一校服,也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营造出公平的教育环境,减少校园内攀比的情况。
合体、大方的校服款式,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在校服设计上体现出美感,帮助学生去认识美和发现美,从而提高审美品位。
校服同样具有美育的意义,如今很多地区鼓励发展美育中考,希望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艺术美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美和艺术的追求。
过于“个性化”的校服也会抹杀学生审美的萌芽。学校在定制校服时,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也要融合现代元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创新,彰显出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也让校服发挥出教育的功能。
同时在校服定制上,也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园内很多行为,都会影响到学生综合发展,过于铺张浪费,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消费观。
也在增加家长的压力,从而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学校在校服定制上要合理安排,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小学生,身体发育很快,在为小学生安排校服时要尽量简单舒适。
虽然现在不少学生在校服定制上有所改良,但还是有不少学生不喜欢穿着校服,对校服有抵触心理,学校在定制校服上,也可以适当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了解到校服设计的初衷,认可校服的设计,为穿上一套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服而骄傲。
笔者寄语:希望学校和家长方面能进行更多的沟通,多听听家长的建议。
今日讨论:对于学校出现的天价校服,你怎么看?觉得合理吗?
陈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