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8月19日,饿了么发布的《2020宠物外卖报告》显示,在90后铲屎官精致养宠的理念下,过去一年,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快速升温,饿了么宠物外卖订单增长了135%。第一批汪星人、喵星人过上了平均一单125元的精致生活,“跑步”进入萌宠界的小康社会
“8月19日,饿了么发布的《2020宠物外卖报告》显示,在90后铲屎官精致养宠的理念下,过去一年,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快速升温,饿了么宠物外卖订单增长了135%。第一批汪星人、喵星人过上了平均一单125元的精致生活,“跑步”进入萌宠界的小康社会。”
文丨当代职场图鉴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画面:
晚上21:30,你大汗淋漓的挤出地铁站,在小区门口买了一份炒面,跑到家里打开手机边刷社交媒体边吃的时候,你家楼上的一只猫,在慢腾腾的吃着可口的“外卖”,而它的主人,则在一旁精心的打理着猫砂......
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实实在在正上演着的事情。
8月19日,第23届亚洲宠物展正式开幕,宠物经济的热度也随之被掀起。
两大外卖平台先后释放出加码宠物市场的信号,饿了么发布的《2020宠物外卖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宠物外卖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快速升温,饿了么宠物外卖订单增长了135%,并且宠物外卖订单客单价格平均高达125元。
这背后既是说明目前国内宠物消费市场的庞大,也在说明“单身”、“懒”正在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代名词。
一方面:“舍得花”是目前90后宠物主的标签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是宠物行业第一份基于海量养宠用户调研的消费报告,据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宠物市场,中国城镇养狗、养猫人数达5648万,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9149万只。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同比增长27%。2010-2020年增长率大约30%。
而在这其中,约70%的宠物主人年龄在20-35岁,90后成了养宠的主力军。
我们举个例子:
一位在深圳打拼3年月入10000的上班族女生自述了她每个月的开销:
◆ 月薪:1万元
◆ 月支出:8000元
(租金2000元+服装化妆用品1500元+伙食费1500元+养宠支出2000元+交通费等其他1000元)。
◆ 养宠支出:狗粮600元+零食500元+洗澡造型400元+其他(玩具或用品500元=平均2000元)。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新都市白领的月度支出中,有1/4的钱是花在了宠物身上。
这肯定不是个例,事实上,全国大部分90后宠物主在面对自己的宠物时,都呈现出了“舍得花”的态度。
另一方面:“求方便”也是大部分90后宠物主的心态
年轻人的养宠方式和老年人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的90后宠物主都是上班族,他们每天上班、加班、出差,所以照顾宠物的时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的充足。
年轻人养宠物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不能离家超过一天,出远门一定要找寄养,如果是养狗的话每天还得花半个小时遛狗。
所以,养宠物还得方便成为了现代年轻人养宠时的心态。
那么,给宠物点外卖,也就成了一种“刚需”。
最后,“人宠相伴”是许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娜娜米”是奈奈养的一只黄色博美犬,这也是她第一次养宠物。
“当时也犹豫了,因为没钱,怕养不起。我有点小洁癖,也怕生活上不习惯。”奈奈坦言,最开始确实也后悔了,觉得花钱又费精力,每天都要打扫,成了一名“铲屎官”。
不过,慢慢地就习惯了,她说,现在也离不开娜娜米了,因为她一个人在深圳。
对奈奈来说,拥有娜娜米是一件幸运的事。除了最初的不习惯,现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它的那一瞬间,奈奈觉得工作上的不开心立刻烟消云散。最让她感觉被娜娜米治愈的时刻,便是一边摸着它一边看着它吃饭,娜娜米会过来亲她一下,“感觉好苏”。
比起狗狗离不开她,奈奈觉得自己离不开娜娜米,“和朋友聊天一般都会提到她,朋友圈有一半都是她的信息。”
这是时下很多年轻人养宠的真实写照。
养宠物的经济内核,是人宠互伴的精神消费。
养宠物实际上已经不能归为单纯的物质消费,尤其对孤身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即便“养不活”自己,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宠物。对他们来说,它们已经上升到“朋友”或者“家人”的性质。
在猫猫狗狗的温柔时光中,年轻人会逐渐化解掉对生活的不满与孤独,找到自我的存在感,找到一种治愈伤痛的方式。
而伴随着城市化的纵深发展、传统婚恋观的变化,宠物经济在未来势必会迎来大爆发。
——End——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宠物外卖平均一单125元,为啥给宠物点外卖比给人还舍得?》;
2、北京商报《宠物经济引燃外卖新商机》;
3、广州日报《年轻人自己都“养不活”,还要养宠物?我们采访了9个“铲屎官”》。
马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