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辞退100个平庸的员工,不如辞掉一个平庸的管理者。一个懂得欣赏员工优点的管理者,员工会越来越优秀。一个懂得培养员工能力的管理者,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而平庸的管理者要么是导致优秀的员工离开,要么是带着员工一起平庸,最终组织进入“集体平庸化”和
辞退100个平庸的员工,不如辞掉一个平庸的管理者。
一个懂得欣赏员工优点的管理者,员工会越来越优秀。
一个懂得培养员工能力的管理者,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
而平庸的管理者要么是导致优秀的员工离开,要么是带着员工一起平庸,最终组织进入“集体平庸化”和“集体无意识化”。
我一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最近正在找工作,她在原公司工作3年,勤勤恳恳业绩优异。后因部门业务陷入瓶颈,公司决定部门合并,而她也遭遇了一位“平庸”的主管。结果是陷入了僵局,不表达意见就被说成有所保留,主动表达意见就被解释为倚老卖老,私底下又被打小报告说不服从管理。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痛下决心:离职,一刻都不想干了!我问她辞职报告上会写什么?她说:随便写……反正不会写真的……
她为什么不说实话?因为她不是一个个例,这种事情太多了,说了也没用,员工已经把对领导的失望附加给了老板和企业!
70%的优秀员工都是被平庸的中层管理者折磨走的不信可以自己做一个实验,打电话给公司离职超过3个月以上的比较优秀的一批员工。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很真诚地请教一个问题:“当初你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会意外发现,80%以上的人会告诉你:“老板,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当初我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不是那个辞职报告上写的什么家庭原因、个人原因, 都是借口,真实原因是我和我的直属上司合不来,不是他看我不顺眼,就是我看他不顺眼。”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管理过程当中,70%的明星员工都是被平庸的经理折磨走的。所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来自于他的直接上司。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要取得最佳成绩,有一个最基本的效应叫“经理效应”。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绩有三个基本因素:
1.优秀
他要具备相应的优势。在一件事上他要有他的优势,这叫天赋,人是否能取得卓越成绩,跟他的天赋是有关系的。丑小鸭可以变天鹅,但前提是它必须是一个天鹅蛋,鸭蛋是怎么都孵不出天鹅的。所以他本身首先得是一颗好种子。
2.匹配
他的优势要和他的工作岗位是匹配的。即拥有的优势、天赋要和工作需求匹配。让身高超过2米的姚明去练体操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3.优秀的上级
一个优秀的上级管理者其实就像催化剂,它不是内因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运动员也是一样的,除了有天赋,能匹配,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教练,挖掘他、培养他。所以我们会发现:
一个优秀运动员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教练;
一个优秀演员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经纪团队;
一支优秀球队背后都拥有一个优秀的教练;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所以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因而,我们把他称为“催化剂”。
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对一个团队最大的影响往往来自于这个团队的直接上司,他才是一个组织环境、文化核心决策的决定因素;他才是决定一个团队的状态、员工敬业的最核心的影响要素。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但是所做出的成绩却可能截然相反。
在企业里面,很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我们这边任务太重了,加班太多了,资金不够啊,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会有很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谁能第一时间来处理?——就是员工的直接上司,他的一句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假如这个领导当时没有处理好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队伍的士气、能力、战斗力都会迅速下降。
团队合作当中人与人之间也会有各种摩擦,谁能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员工有情绪和抱怨时,谁能第一时间疏导?
员工有意见时,他第一时间会向谁提出来?
员工有好的改善建议时,他第一时间会告诉谁?
员工出现错误时,谁能第一时间就发现并处理?
员工心态有问题时,谁能第一时间及时调整?
员工违规时,谁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
……
老板永远都是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当一件事情反映到老板这里来处理的时候,往往已经闹得不可开交,难以收场了。
所以当我们理解这一点以后就知道,其实在组织管理当中,中层管理是一个关键的核心环节,带组织、带管理、带团队的核心重点,来自于核心的中层管理队伍,这是管理的关键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中层管理队伍做好了,那整个队伍就能够做起来,如果中层管理出了问题,只调整员工效果不会太明显。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能够去发挥员工的优势,给他的员工相应的、匹配的环境,同时能够做催化剂,促进员工发挥出他的价值。这才是一个好的、优秀的中层管理会做的事情。同样地,当一个员工持续取得好成绩,我们应该知道,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好上级、好领导。
中层管理定生死!
中层管理是关键!
中层管理是组织的脊梁!
中层管理是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
每一个希望企业迅速壮大的企业家都必须高度重视中层管理队伍的培养,将其作为管理的最核心的工作来对待。否则企业无法持续经营,无法基业长青!
提起用人,一些中层的心理不免有所顾虑,由于他们求才心切,一旦发现某人有一技之长,便不加深究委以重任,导致重用了一些不适合的人,结果造成了糟糕的局面。尽管有些员工有一技之长,但只要某一方面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有破坏大事的可能。所以,中层在用人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哪些人该用,哪些人不该用。
从日常经验中得出,以下几种人不可重用,中层一定要分辨清楚。
一、私心过重的员工
要说凡夫俗子没有一点私心是不太可能的,完全没有私心的境界,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但是私心过重则是不应当的。当一个人私心过重或过多时,就变成了一种不良心理,一旦有了这种不良心理,就很可能做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胡作非为或沽名钓誉等行为,很有可能成为恶人、小人或罪人。不过话又说回来,私心过重的人最后总是自食恶果!
作为中层领导,在用人时一定不可重用私心重的人,因为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集众人之力,如果一个人私心自用,就可能毁掉整个团队的成果。
二、妒忌心强的员工
从积极的方面说,妒忌别人是一种正常的表现,有时这种妒忌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但若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妒忌心过强容易让人产生怨恨,会觉得他人是自己前进的最大障碍,从而有可能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样的员工不利于团队的团结,影响整体绩效成绩,因此中层不可重用。
以下几类员工同样不可重用: ·曲意逢迎者·不懂装懂者·牢骚太盛者·挑拨离间者·随风而倒者·争强好胜者·爱慕虚荣者。
三、善于投机的员工
这类员工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时刻在外面谋求更好更高的职位,对目前所在的公司施加压力,以使公司的领导给他们以提升或增加工资的机会。 一般来说,这种诡计通常都能得逞,尤其是当某些企业恰好是这种投机者受雇的原公司的竞争对手时。
四、从不犯错误的员工
作为中层,可以允许自己的下属犯错,但是如果碰上从来不犯错的员工时,就要加以惊醒了。这类员工的明显特点就是“四平八稳”,这种员工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够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感,但缺点是已经失去了于劲,不会有特别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五、常犯同样错误的员工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多次重犯就是屡教不改,明知故犯。没有不犯错的人,但常犯同一错误的员工则不可原谅。这类员工从不去考虑是不是同样的因素导致他会在这里再一次将以前犯过的错误再犯。于是这些员工就会越来越落后,越来越懒惰,因此,中层领导坚决不能重用常犯同样错误的员工。
小庞在公司做了三年的秘书工作,她平时表现也不错,顶头上司张总也十分满意,唯独有一点令张总十分头痛:小庞做事不认真,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当张总指出时还死不承认。
这段时间,有个升职的名额——原来,老总的助理辞职了,需要从公司内部找一个合适的人员做助理。原本,部门经理打算推荐小庞,毕竟她在公司工作时间也不短了。一天,经理正打算找小庞到办公室说那件事时,小庞刚好过来,手里拿着一份需要张总审查的文件。张总接过一看,上面的一个英文单词又错了——和上两次错的一模一样。压住怒气的张总缓声说道:“小庞,这个单词已经不是第一次错了,怎么老是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呢?以后工作时多用点心。”小庞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反而说这仅是一个小错误,何必太在意,而且又不影响整体的意思……
就这样,小庞丢掉了一个晋升的机会。因为张总觉得,对老总那样对工作苛刻的劲头,小庞绝对迭不到要求……
对于同一个错误,再一再二地犯还说得过去,但如果再三再四地犯,就是不可饶恕了。要知道,一犯再犯就会变成死不悔改。所以,中层领导在用人时一定明辨。
六、纸上谈兵的员工
这类员工看似有谋划成功的智慧,见识机敏,谈吐聪慧,但是对事物形势判断能力差,不会见机行事。 而且他们极容易否定别人的观点、能力和成绩,一旦面临大的、复杂的任务,就会“原形毕露”,显得手无足措,当初的英明果断成了草率行事。因此,中层领导不可将要事、重事交给他们去做。
七、爱打小报告的员工
这类员工喜欢在公司内部做“小动作”,喜欢打听内部事宜,然后再以“告密”的形式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们总是不忘显露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甚至是捕风捉影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名出色的中层,切不可重用这类员工,因为这类员工一来工作能力不是很强,二来若对其委以重任,又怎能保证他不向上司告你或向其他公司泄露公司的机密呢?所以,切不可重用这类员工。
总之,对中层领导来说,一定要把握好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只有这样,才能用对人,让团队、企业发展在稳中求胜。
来源:图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之目的,侵权告知删!
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
懂股权的老板
任正非1.4%股权,掌握3000亿华为!
刘强东16.2%股权却掌握80%话语权!
柳传志0.28%股权,联想还是他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
欢迎参加↓↓↓↓↓↓
华一世纪《公司控制权与股权激励》的学习
对于企业管理
您一定有这样的疑问
1.股权激励顶层设计怎么做?
2.如何去股权布局?如何全方位的把握公司控制权?防止股东夺权,“野蛮人”进入?
3.股权还有哪些致命的陷阱?股东进入的六星标准是什么?
4.设计股东的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
5.股权如何作价?如何收回分错的股权?
6.如何系统设计公司章程?如何保障创始人与股东的利益?
7.如何给公司估值?股权融资怎么做?怎么做股权众筹?
8.如何用股权激励上下游?快速扩张企业版图?
要知道公司经营失败80%的风险来皆源于股权问题,股权问题从创业开始直到公司倒闭一直存在,更多的老板的对股权知识的不了解、草率或错误设计、布局所造成的后果。
《股权激励与股权布局》开课城市【课程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核心高管
【课程嘉宾】中国官方唯一认可股权激励研究院▪单海洋股权激励团队
【课程地点】全国开课(其它城市请加微信咨询)
报名方式:
马老师 176 2317 2777(微信同号)
(股权)线下课堂,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和互动效率,每次仅限50位老总参与,超过人数,只能预约下次;
报名参加,即可赠送以上股权协议资料。
学员反馈
“要做股权激励,只选华一世纪”
我个人观点,就是说如果要做股权的,就像上海的薛中行,包括慧聪的郭凡生,包括那个什么的叫聚百洲,其实我们都参与过,都了解过,但是那是讲的道德层面比较多一点,很难落地,那么我们华一讲的术的层面比较多,能对我们各个岗位,包括岗位的文本信息规划的这个细的,说实话,这是非常适合于我们中小民营企业老板。
“行业形势发展低迷,逆袭成行业首冠”
我们做企业配件,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但是逐渐我发现企业后劲不足,老员工对一些冲刺目标没有太多动力,跟随公司目标这块也差强人意。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我结识华一世纪,学习股权激励后,导入过程中员工都非常感兴趣,后来我们落地,公司头一年业绩上升65%,第二年再一次上升30%。现在汽配市场环境不好,很多汽配生产和销售企业都出现亏损。我们对跟随华一世纪的培训理念,带来巨大变化,从股权激励导入前的7000万达到了去年的2亿1千万。
“2年分店疯狂扩张至200家”
我们的企业从1993年开始创办,到2010年开了36家分店。2011年,我走进海洋老师股权激励班学习,学完后下半年做在职分红,2012年我又带高管团队来学习,之后大家思想统一,在12年开了30多家分店。2013年公司成立20周年纪念日,我们的第100家分店开业。13年,我组织分公司负责人、店长、还有普通员工有来到华一世纪的课堂上《精华落地班》,让员工自己做方案,自己回去实施。2014年,我们开了48家分店,开店达到168家。2015年,我们要开56家分店,现在已经开了180家分店,员工把事情当成自己的来做,年底达成目标没问题,我有信心。
--- THE END ---
高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