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1976年,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年代,在这一年的9月9日,夜空中一颗最亮的星星划过天际,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伟大的人民领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举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悲痛当中,连续好几年都一直如此。毛主席追悼会而关于毛主席生前遗产分配问题,中央始
1976年,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年代,在这一年的9月9日,夜空中一颗最亮的星星划过天际,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伟大的人民领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举国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悲痛当中,连续好几年都一直如此。
毛主席追悼会
而关于毛主席生前遗产分配问题,中央始终也没有透漏,可能是出于对主席的尊重,也可能是考虑到隐私。
一直到1981年,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一次采访中才说出了那段往事,并表示自己只拿了8000元,至于其他的李梅也没有过多透漏。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出生于湖南湘潭,他和很多老百姓一样都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对穷苦人民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所以成为领袖后的毛主席,依然不忘初心,始终和老百姓站在一起,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从来不会为自己争取什么。
就连平常穿衣,也永远都是一身粗布,根本不会出现任何金银华丽的东西。
但是要说主席没有钱,也不太可能,毕竟身为国家领袖,积蓄多少还是有点的。
毛主席的稿费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主席的家产并不算多,只能用正常来形容。而他这些钱的来源,也无非就是每个月的工资,和稿费。
不过主要还是稿费,因为主席的工资并没有多少钱,而稿费能有多少钱呢?
据相关资料记载,在五十年代时大概达到了100万元,这笔钱在当年来说确实不是一笔小数字,就是放到现在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但是主席虽然赚得钱不少,可他的花销也非常大。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惑了,在那个年代能有多少花钱的地方,而且物价还那么低。
如果你也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毛主席花销的钱加起来,这些稿费可能都不够。
就拿读书来说,大家都知道主席生平最爱读书,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现代,几乎所有的著名创作,主席基本上都看过。
可读书是要花钱的,尤其是线装书,所以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还有平日里的亲朋好友接待和资助,以及给外地朋友,买礼物,送食物等等。
其实这些事在我们看来,可做可不做。但毛主席不一样,家乡来亲戚的时候,所有花销主席都给报销,尤其是早些年支持他,或者明里暗里帮助他的那些人,他向来是念念不忘。即便是日理万机、工作繁忙,始终几十年如一日。
当然除了这些私事的开销外,还有很多工事方面的开销。
比如说帮助警卫战士提升文化水平,安排身边的人下基层了解民生,了解百姓们的需求和状况,或者是调动外地的人回来进行报告。
这些事情都需要钱,而这些钱也全部都是从主席的稿费中扣除,不过主席因日常事务繁忙,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管钱,也不喜欢去管钱,所以这些钱一直都是由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代为保管。
上面这些就是主席的稿费,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下主席的工资。
毛主席的工资
对没错就是工资,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毛主席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难道也需要像我们老百姓一样,每个月领工资吗?
是的,主席在生活中确实和我们一样,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薪水,平日里的开销也都靠着工资,包括购买油盐酱醋、交纳房租水电以及抽烟等等,只不过这些琐事都有吴连登负责,也就是毛主席的“大管家”。
据吴连登晚年时期回忆:当年很多人羡慕我可以陪在主席身边,但他们不知道我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主席和江青工资是AA制,可他们的薪资水平又不一样...
其实主席的工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不过是越变越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在1955年,全国第一次授衔大会结束以后,我国重新制定了新的工资标准。
最初拟定的毛主席是大元帅,工资是600元,副主席和总理工资水平一样,每个月550元,而元帅则是500元。
也就是说每个级别大概是50元的差价,虽说50元放到也就是吃顿饭,但放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所以经过毛主席深思熟虑,觉得这个钱不合适。
其一是差价过大,影响内部团结,虽然大家都是几十年的革命战友,但关于金钱上的问题还是要寻个公平。
其二是工资太高,每个月600元,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官员,以及平民工人的工资水平。
所以根据主席的提议,中央只好重新制定方案,统一进行降薪,从而缩短贫富差距。
然而没想到主席对这次方案还是不满意,可毕竟已经改过一次了,主席也没有更好的方案,于是就先按这个方案执行。工资从594元到478元,仍旧是按照24级来算。
但该方案开始执行没多久,主席就发现了问题,贫富差距相差太大了,而且很多拿工资的干部,开始有些飘飘然,必须得提出批评,并且进行降薪。
这次降得就比较厉害了,一级直接降到了504元,比之前整整少了90元,二级三级则更少,分别是454元和405元。
这里要说明一下,毛主席拿的并不是一级,而是三级,并且从第一次改革就是拿得三级。
等到了1960年,毛主席又一次提出了降薪,目的依旧没有变,还是为了缩短贫富差距,尽可能达到公平均衡的状态。
这次以后,主席的月工资也就一直没变,每个月404.8元。
毛主席的开销
虽说在那个年代人均消费并不高,一家人一个月的消费加起来,可能也就几十元,这还是城市居民,如果农民的话可能更少。
要是从这里看的话,主席的工资完全够一家人开销了,但现实并非如此。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主席一家每个月消费都要八九百元。
其中包括每月房租125.02元,伙食费659.13元,日常生活用品92.96元,党费20元,液化气9.6元。
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主席最喜欢抽烟和喝茶,这些费用每个月也要几十元。
还有家中的家电家具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当然,除了必须花的钱以外,主席始终保持着能少花就少花,能不花就不花的原则。
比如主席平常穿的衣服,变形不保暖了都不舍得更换,甚至衣服缩水以后,还要将它留下来给毛岸英穿。
在主席逝世以后,衣柜里还留着两件充满补丁的睡衣,每一件上面都要有几十个补丁。
据吴连登回忆:“在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里,有一间专门存放杂物的仓库,仓库里还有一些就木柜,这些柜子里全都是一些旧衣物,很多都是主席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什么旧衣服、旧袜子、旧鞋等等。
这里面的东西主席从来都不叫我们扔,因为他需要补衣服、补内衣、补鞋子什么的。”
毛主席的遗产
1972年,毛主席看到子女们生活实在困难,工资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于是就决定给他们留点财产。
虽说是留财产,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其中包括一台20寸的彩电,以及一台电冰箱,两样东西加起来也就两千多元。
再有就是28000元现金,其中20000元给远在上海治病的贺子珍,当年贺子珍的病情非常严重,主席也是非常挂念。
剩下的8000元以及前面说的彩电和冰箱,则全部分给李敏。
不过,这笔财产李敏一直没有去领取,倒不是她不缺钱,其实当时的她非常缺钱,李敏和丈夫都是国防科委的普通职工,每个月的工资也不高,不仅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给母亲寄生活费。
后来,还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亲自找到李敏,才将这笔迟到的财产分配给她。
结语
毛主席一生清廉执政,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纵然生活得再苦再累,也不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任何。
同样,在他的熏陶和教育下,儿女们也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做到为人民服务,将人民永远记在心里。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向共产党致敬,向所有为新中国付出鲜血的革命英雄致敬。
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新中国,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我们。
陈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