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今年的猪价可谓是一波三折,但总体处在低迷下跌的状态,就连“双节”旺季依旧没能带动猪价走高。从6月份开始,就有猪农加快出售低效母猪以及肥猪,经过了4个月的去产能,以及10月中旬消费需求的增加,生猪这才如愿迎来大涨。相比6月份短暂的春天,显然1
今年的猪价可谓是一波三折,但总体处在低迷下跌的状态,就连“双节”旺季依旧没能带动猪价走高。从6月份开始,就有猪农加快出售低效母猪以及肥猪,经过了4个月的去产能,以及10月中旬消费需求的增加,生猪这才如愿迎来大涨。
相比6月份短暂的春天,显然10月反弹持续时间更长,反弹力度更大。生猪均价从5元涨至8元,猪农也从亏损700多元到止亏转盈。
只是,这几天猪价波动剧烈,其涨跌不定,也让猪农为此担忧不已,大家很难揣测接下来的猪价走势,到底要不要及时出栏?
01、猪价单月涨53%
9月份养殖端全面陷入亏损,不过随着猪价走高,猪粮比反弹至6.1:1,猪农的利润开始增多。而如今生猪均价也已回升到16.3元/kg,相比上一天涨了0.14元,其单月上涨了53%。不过今天仍有5地行情飘绿走跌,可见猪价上涨决心并不是那么大。
从28地监测数据来看,东北涨了0.1-0.2元,行情为15.7-15.9元/kg;华北涨跌互现,京津跌了0.1元,晋冀涨了0.1-0.2元,主流为15.9-16.4元/kg;西北主流为14.8-15.3元/kg,其中陕西跌了0.1元。总体来看,北方跌幅开始增多。
而在南方地区,华东涨了0.1-0.7元,主流为16.4-17.1元/kg;华中涨了0.1-0.2元,主流为16.1-16.6元/kg,其中河南跌了0.1元;华南主流为16.4-16.8元/kg,其中两广涨了0.2元,海南跌了0.3元;西南反弹0.1-0.2元,主流为15.7-17.45元/kg。
支撑猪价走高的因素并不少,如不少地区开始制作腊肠、腊肉,且趁着猪肉便宜大量购买,但同时也带动了猪肉消费,随着走货量增多,猪肉行情稳中有涨,带动了生猪价格。
同时,随着猪价进入8元时代,养猪人也迎来了盈利,但利润有限,并不能带动多少收益。为了弥补前期的亏损,猪农也开始惜售,期待猪价涨至10元。这期间,尽管屠企开始压价,但终究是养殖端占据了上风。
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也开始涨价,如苏北地区,农村大集上猪肉从8元涨至12元,超市从11元涨至15元。而此次大涨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难道接下来还要继续走高?
02、3个利空来袭
就目前来看,10月末猪价还有上涨的空间,毕竟周末孩子回家、家庭聚餐等,都会让猪肉消费跟着上涨。同时,如今菜价也迎来了一波涨高,不少蔬菜涨至7元以上,就连鸡蛋也从4.5元涨至6元。
近日屠企的压价情绪较重,今天部分地区下滑就是原因,但对猪农来说,好不容易猪价迎来了大涨,自然是不会轻易顺从屠企,大家的挺价情绪较重,也让近期猪价难跌。
不过目前市场迎来了3个利空,猪价或出现变数。
1、养殖端并不缺猪
9月末,母猪存量为4459万头,而官方则表态4100万头母猪即可满足生猪供应,可见即便前几个月加快淘汰母猪,但总量依旧偏多。而生猪也不例外,存量已达到4.38亿头。
据悉,1-9月份出栏了4.9亿头生猪,对应的猪肉产量为3917万吨。伴随着产量的增多以及养殖端惯性增栏,市场供应仍旧偏多。近期受冷库库存减少,屠企急于补栏,这才带动猪价走高,但随着屠企的压价力度加大,行情怕是难以高涨。
2、消费热情难以持续
10月猪价高涨,也是受菜价走高所致,刺激了人们对猪肉的购买需求,不少人趁着猪肉低价腌制腊肉。
但如今猪肉消费难以持续,腊肉的腌制需求不大,同时11月份菜价必然走跌,因此猪肉需求也会减少。此外,如今的冷库猪肉也大量入市,当时的生猪成本为5.5-7元之间,因此这些猪肉市场价也会偏低,从而拉低猪价。
3、利润增多
生猪是否走跌,就看生猪惜售是否到达临界点,随着近期猪农的惜售,养殖端的肥猪多了起来。而同时猪粮比达到6.1:1,猪农的利润开始加大,一旦屠企压价频繁,必然会有猪农考虑后期行情风险而出售,这样猪价也会走低。
那么,11月份的行情会如何波动呢?预计11月上旬,随着猪农的挺价,生猪会进入震荡波动中,不过中旬开始,随着消费疲软,菜价走跌,猪肉行情难以支撑,其猪价或将跌破8元,均价预计在7.5元左右,南方高价区仍或在8-8.5元之间。
总得来看,11月份猪价不会跌太多,但也难以大涨,因此猪农还是要顺势出栏,别盲目压价。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