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 科技引领未来
虽然当下处于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相比2021年12月猪价并没有明显的起色,1月16日猪价继续走低,其中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分别下降0.1、0.15和0.2元,河北、山西分别下降0.1和0.2元,内蒙古下降0.1元,山东、安徽、浙江下降0.1元
虽然当下处于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相比2021年12月猪价并没有明显的起色,1月16日猪价继续走低,其中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分别下降0.1、0.15和0.2元,河北、山西分别下降0.1和0.2元,内蒙古下降0.1元,山东、安徽、浙江下降0.1元,河南下降0.2元,湖北和湖南分别下降0.2和0.1元,其他地区保持稳定。
1月16日猪价,华东区6.9-7.9元,整体以下跌为主,华中区下跌为主,执行6.8-7.4元,华南区保持稳定,执行价6.9-8.4元,华北区稳中有跌,执行价6.7-7.2元,东北区全线下跌,执行价6.3-6.9元,西南区保持稳定,执行价6.1-6.5元。
猪价下跌主因是生猪供应量的大幅增加
据媒体报道,最近5个星期生猪价格一直以下跌为主,业内普遍认为猪价连降5周的主要原因是生猪的集中出栏。新发地批发市场负责人表示,最近一个月,市场上白条肉日均上市量同比去年增加50%左右。这一方面是2020年下半年产能恢复的结果,截止到2021年的9月,我国生猪存栏量超过4.3亿头,同比增长18.2%,到去年11月母猪存栏量也超出正常保有量4.8%,这就为当下生猪供应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是去年11月猪价异军突起,养猪户普遍看好春节行情,多选择压栏等价,数据统计,去年11月和12月,规模化猪场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5.9%和27.5%。
猪价走低除了同集中出栏有关,还有什么原因?
猪价的持续下跌,除了同生猪集中出栏,生猪供应量增加有关,还同猪肉消费旺季不旺有很大的关系。北京某猪肉销售店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当下处于传统猪肉消费旺季,但是猪肉消费相比之前已经趋于平淡。主要是因为去年十一期间,猪价跌至最近几年的最低点,不少市民将腊肉、腊肠的制作时间提前,导致当下灌肠等猪肉需求偏冷。
还有个原因就是近期不少地方生猪出现了集中出栏,出栏的猪不仅局限于肥猪,还有小体重猪和母猪,这主要是因为猪场疾病的不稳定,养猪场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加快出栏。
年前和年后猪价走势预测
年前猪价,我认为大概率会持续小幅走跌,正常情况下腊月十五之后,各地准备年货还会有一个猪肉消费小高峰,这对猪价有一定的利好,但是考虑到屠宰企业早已为这段时间的消费增长做好了准备,有肉类食品公司负责人表示,腊月二十五之后,猪肉供应量将会增加20-30%,而这将会抵消消费增加带来的猪价上涨利好。考虑到市场压栏生猪数量较多,年前猪价难见反弹行情。
年后猪价,根据往年的猪价,年后猪肉消费淡季,猪价也会随之下降。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不论是一线专家,还是底层养猪户普遍不看好年后行情,年前生猪集中出栏,透支了年后的生猪上市量,而这也意味着年后生猪出栏量将会明显下降。考虑到国内消费者更多得是偏向于消费鲜肉而非冻肉,春节囤货也更加理想,预计春节后猪价将会出现罕见的“淡季上涨”行情。只是在产能供过于求的当下,猪价大幅上涨依然比较难。
陈悦明